油中含水量是指溶解在油中的水分體積的含量。它是影響絕緣特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油
中含有微量水分對絕緣介質的電氣性能和理化性能都有極大危害,水分可導致絕緣的擊穿電
壓降低,介質損耗因數增大,促進絕緣油老化,使絕緣性能降低,導致電力設備的運行可靠
性和壽命降低甚至損壞設備和危及人身安全。據140台變壓器繞組事故統計,有34台是由
於進水受潮而造成的,占繞組事故的17.4%。這是因為水分可能使介質損耗大到足以產生
熱不穩定的數值,同時水被電解而形成氫和氧的氣泡,氣泡遊離而導致電擊穿。因此,油中
含水量的測定極為重要,《規程》列為定期測試項目或檢查項目
測定時按《運行中變壓器油水分含量測定法(庫侖法)》(GB7600—87)或《運行中變
壓器油水分測定法(氣相色譜法)》(GB7601-87)。方法進行,但一定要注意取樣時的變壓
器溫度,否則可能造成誤判斷。這是因為油在不同溫度下有不同的飽和溶解量,飽和溶解值
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因而在高溫下絕緣紙中水分進入油中。溶解在油中的水,一方麵有可能
在低溫時析出,形成懸浮水滴在電場作用下很容易侵入絕緣紙中(在強油循環時的可能性更
大),或在底部形成沉積水。另一方麵在油紙絕緣係統中,油與紙的含水量在不同溫度下將
達到不同的平衡狀態。當油溫下降時,油中水分有一部分將向紙中擴散,使油的含水量下
降。一般來說,運行溫度越高,紙中水分向油中擴散越多,因而使油中含水量增高。實現平
衡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按月計)。因此用油中含水量多少來肯定或否定變壓器受潮是很不
全麵的。特別是在環境溫度很低、而變壓器又在停運狀態下測出的油中很低的含水量,不能
作為絕緣幹燥的唯一判據。相反,在變壓器的運行溫度較高時(不短暫的升高),所測油的
含水量很低,倒是可以作為絕緣狀態良好的依據之一。因此規定設備在較高的運行溫度下取
樣測量油中含水量並確定其限製值,也是根據上述規律提出的。
國標規定取油樣溫度為40~60℃,《規程》規定,盡量在頂層油溫高於50℃時采樣。運
行油的要求值是:66~110kV者不大於35mg/L;220kV者不大於25mg/L;330~500kV
者不大於15mg/L。
另外,現場取樣,要隨用隨取,不可久置,以防失真。取樣應在良好天氣進行,在頻繁
取樣中,每次都應按章操作,並避免取樣器受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