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緣兆歐表的短路電流對絕緣電阻測量值的影響
發布時間:2021-04-26 10:46:37
瀏覽次數:6714
在進行絕緣測試時,大部分工程師都會關注絕緣兆歐表或電子絕緣測試儀的電壓範圍和電阻量程。選擇正確的測試電壓和電阻量程,可以保證測試的安全性,獲得更準確的測試值。但還有一個參數經常被廣大工程師忽略,更重要的是,它對測試結果有著很大影響。
絕緣電阻測試儀的輸出短路電流的大小可反映出其內部輸出高壓源內阻的大小。

想要了解短路電流的作用
首先需要了解絕緣測試時的原理
簡單來說,絕緣電阻就是將被測設備上的直流電壓和流過被測設備上的漏電流,通過歐姆定律計算得到的值。因此,需要測試的就是對被測設備加一定電壓時流過設備的漏電流。
但實際上,絕緣測試測量的【漏電流I總】包括三個部分:

① I1 電容電流,在加壓過程中,相當於給被測設備的電容充電,初始充電階段,電容電流較大,而後,電容電流將隨著充電完成而衰減至零。
② I2 吸收電流,在加壓瞬間到穩定過程中,由於介質極化,電荷重新排列時形成的電流,也會隨著穩定而衰減至零。
③ I3 泄漏電流,由於絕緣不良而產生的電流,一般維持不變,也是絕緣測試中zui關鍵的參數。
在加壓初期,例如15s時,I1和I2的存在將會使整體的【漏電流I總】增大,從而導致測得的R15s比實際值小,無法體現真實阻值,並且過小的R15s
也會使介質吸收比R60S/R15S 嚴重偏大,使工程師造成誤判。
此時就要請出【短路電流】來幫忙了。
較大的短路電流可以使電容充電過程更快,更早達到穩定,因此,電容電流I1和吸收電流I2會越快衰減至零,減少影響,zui後得到的阻值也越接近於真實絕緣阻值。
還是不夠清楚?看看對比你就知道了
對測試儀加壓1000V
觀察其在第15s時的絕緣阻值:
短路電流為1mA絕緣電阻測試儀,R15s為466MΩ
短路電流為5mA的絕緣電阻測試儀,R15s為780MΩ
比較後可以發現,較大的短路電流可以使電容充電過程更快,花更少的測試時間得到更真實的絕緣電阻值。
中國電力行業相關標準DL/T845.1-2004中規定:
“絕緣兆歐表的輸出短路電流應不小於0.1、0.2、0.3、0.5、0.6、0.8、1、1.2、1.5、2、2.5、3、4、5、8、10mA序列中的一確定值。”
目前世麵上大部分的絕緣兆歐表短路電流在1mA~2mA之間,要求高的場合應盡量選擇輸出短路電流較大的絕緣電阻測試儀,如絕緣電阻測試儀,特有5mA短路電流,使測試更快,結果更準確。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91看片视频APP下载電力
